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园地 > 健康知识 > 自身免疫性肝炎检测项目及意义
自身免疫性肝炎检测项目及意义
2025-02-26
点赞
收藏
热度:405
自身免疫性肝病(ALD)是机体自身免疫反应过度造成肝组织损伤,出现肝功能异常及相应症状体征的一组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初期常表现有疲乏、瘙痒、黄疸、腹痛等症状。肝脏出现炎症性病理改变,生化检测常见肝功能异常,血清中出现自身抗体是其重要特征。
现我院检验科开展以下检测项目,为临床提供全面的诊断依据。
自身抗体的检测不仅能够发挥诊断价值,更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监测作用,且可持续指导后期用药。
一、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
是一组由异常自身免疫介导的肝胆炎症性疾病,根据不同的自身免疫攻击对象、免疫应答类型及临床表现特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2、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4、以及上述任何两种疾病主要特征同时出现的重叠综合征等。
二、目前我院开展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详细项目如下:
1.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相关自身抗体:
① 抗LKM-1抗体、
② 抗LC-1抗体
③ 抗SLA/LP抗体
2.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相关自身抗体:
① AMA-M2
② 抗sp100抗体
③ 抗gp210抗体
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肝内外胆管炎症和纤维化导致多灶性狭窄为特征的胆汁淤积性肝病,但自身抗体对PSC无诊断特异性,其诊断价值有限。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主要用于疾病的诊断与分类,亦有助于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对于肝功能异常、未明原因的肝胆疾病患者,建议检测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依据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进行进一步的确诊和治疗。